打印

看到好些说三国的,我又来说说正史和三国演义中落差最大的几个人物吧

0

看到好些说三国的,我又来说说正史和三国演义中落差最大的几个人物吧

正史和三国演义中落差最大的人,我想很多人第一就会想到周瑜,诸葛亮之流吧,但是我看了2本书之后感觉落差最大的是张飞和关羽
我先说张飞吧,外貌描写演义版: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正史上确实没有外貌上的描写(正史除非能有周瑜那样出众的外貌要不都不会描写的),但是在2004年发现的张飞雕像我们可以看出来:该张飞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竟没有一根胡须。如果张飞长的五大三粗大黑脸,他女儿当了皇后那么受宠呢?不过有人说可能是基因变异或者阿斗本身就是傻子~前条无视了,后面那条,你觉得傻子就没审美观了嘛?你瞧不起傻子嘛?是不是看不起傻子啊?傻子一般都是美女环绕的知道不?没看过阿甘正传嘛?什么没看过?那回去看看在来说这个问题。
在看文化程度,演义版:基本上没有描写,只是侧面上写了下张飞会画画,可能大家现在觉得会画画没什么,但是我了解了下汉代的背景,能学到画画,那张飞的世家一定不错,至少也是富商级的
正史版:张飞字写的非常好,而且还是知名画家“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以下是引用: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先澄说,历史上的张飞本身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猛张飞根本不是“莽张飞”,他的书画在当时也很有名气,还是三国时流行的“八分书体”的代表。
可以看出来张飞其实是能文能武的。
那么我们在说说关羽吧
什么三国迷最重视的军事能力没说?
那东西没意义,就那几件破事,而且还很多种说法,说多了没意义不说了,咱就说长相,文化和政治
什么张飞的政治没说?恩,好像没找到哈,忽略掉了,继续说关羽吧
先说说关羽的脾气:
什么要先说长相?
X到底老子是作者还是你们是啊?我说了算
恩关于关羽的脾气三国演义和正史都有雷同的记载,只是演义吧他美化了而已
关羽很高傲,自认为能力很强,还没什么政治眼光,骂过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大概意思就是老子是老虎,你孙权就是一条狗,老虎女儿怎么可能嫁给狗的儿子呢?于是几个月后关羽就被吕蒙砍了脑袋,2年多后刘备就被陆逊烧了屁股,蜀国就从三国老二变三国老三了,这样的人还能有政治能力嘛?建议就是间接导致了蜀国的衰亡嘛~
最后说说文化,演义和正史都有说关羽熟读春秋天天看,日日看,基本上不离身,那这个春秋到底是什么武学秘籍还是大家思想呢?其实春秋是指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主要就是记载的各诸侯国重大历史事件,宣扬王道思想,说白了就是一本历史小说,写的很精彩,但是基本上没什么用,在说白点,就是关羽非常喜欢看春秋这本历史小说,各位你们觉得一个天天看历史小说的货能力会很强嘛?就想咱一样,小鲁宜情,大鲁伤神,强鲁灰飞烟灭,我想吧这个关羽至少也是强鲁级的,要不怎么能天天看,日日看呢?
最后总结,个人觉得历史上的张飞和关羽跟演义里的张飞和关羽能力对换了,张飞是智勇双全的儒将智将勇将,关羽是智商较底的莽将
另外关羽被神化是清朝的事情,那之前一直是岳飞做在现在关羽的位置上,当时的清朝是根据三国演义来定论关羽的,于是乎```
PS:最近很穷,大大评分的时候能不能多给点金币啊?咱都没钱开锅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1 感谢支持尽言楼! 2014-11-15 16:31
  • 表情 金币 +61 破产了,赶紧来这里打工还钱啊! 2014-11-15 16:30

TOP

0
看来文人的这支笔比历史更可怕!

TOP

0
看了三国演义,完全颠覆了历史啊。真实的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现在的小孩子都以为三国演义是真的历史,把刘备那个大耳贼当成个明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2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5 16:31

TOP

0
三国演义和三国历史是完全不一样的,说了是演义了,就随便怎么写了呗,可不能真当了历史。

TOP

0
演义就是演义,那赵云来说。其实赵云的原型是陈到,一个不知名但厉害到无敌的任人物刘备最强的亲军“白耳军”就是陈到统帅。另外刘备还有一个最喜欢的没有跟他的小弟就是田豫也就是那个威震边疆的大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4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5 19:32

TOP

0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三国志是正史,属于史学资料,那么历史的概念就是所记述的事件,人物及发生的时间必须是真实的,那是要留给后人研究

某一时期的人,事及当时的风俗民风的参考依据,历史历史,故名词义,就是所经历的真实史实,如果脱离了一个实字,怎

么能称作为历史呢?

而三国演义,属于古典文学名著,那也就是文学作品,既然属于艺术作品,就允许有杜撰的成分,就允许有渲染的行为,那这就要

看作者倾向于喜欢当时的历史人物中的那一个了,喜欢哪一个,作者就会把那一个定位为红花,稍次的当然就得做绿叶了,这中间

当然就会与读者的喜好产生落差而引起争议,当然作书的,没有很好的层次感和主次之分,他的作品就不会吸引人的目光,也就引不起

人们阅读的兴趣和高潮,这自然就要去牺牲一些陪衬人物原本美好的形象。

这就是史料及文艺作品最大的区别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17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6 11:34

TOP

0
引用:
原帖由 lztitan 于 2014-11-16 14:02 发表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说一点,虽然说演义是小说可信度不高,但是正史也不是完全可信的,有些东西也需要很多旁证材料去相互推理和研究。

既然楼主说到诸葛亮,我们就来说说孔明吧。
演义中的诸葛亮当然是说 ...
司马懿不敢跟诸葛亮交手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地理因素。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的地形,俗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盆地四面高山、中间是肥沃的平原,不但非常难翻越,而且森林茂密、瘴气很重,司马懿麾下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很难适应四川周边山区潮湿的环境,很容易得病。
相反,蜀国一方却可以利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优势,在山岭中层层设伏、投毒、挖陷阱等,可以杀伤大量的魏军,就算魏军可以突破山岭,进入成都平原,那么等待这支疲惫之师的将是蜀国以逸待劳的主力部队,在古代,四川盆地被称为“帝王福地”,是占据之后可以培养起足以问鼎天下的军队的地方,秦朝、汉朝都是在拿下了四川之后,才获得足够的粮食和兵源一统天下的,蜀国再不济,在四川的地利环境下,也很难被消灭。
四川的易守难攻,可以从后期的邓艾伐蜀的艰难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蜀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孔明已死,缺兵、缺将,对邓艾大军杀伤力最大的不是蜀军,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在司马懿的时代,蜀国还是很强盛的状态,如果司马懿贸然进攻蜀国,在自然环境和蜀国将士的双重夹击下,会是什么下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23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7 10:56
  • 表情 +1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7 10:56

TOP

0
其实落差最大的应该是诸葛亮和赵云吧
诸葛亮演义里无所不能,正史里知道刘备死的时候都没有掌握到大权,刘备死的时候托孤是托给的诸葛亮和李严两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被无限拔高了,正史里诸葛亮更多的是政治能力出色,但是军事能力呵呵......赤壁之战跟刘备基本没有多大的关系,就靠刘备在新野退出来的那点残兵败将能干点啥......结果演义里直接把人家美周郎的功劳给加诸葛亮身上去了,借东风......三气周瑜 结果最后把周瑜气死了,我感觉更应该是赤壁之战的结果,一场100W+人的大战把周瑜搞得精疲力竭,本来又有伤,盟友又反目背后捅刀子,才导致的周瑜病死。
     赵云在正史里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大保镖,不知道是在刘备手下一直没有骑兵的缘故导致他不能升迁还是因为他是出身寒门而得不到重用,到死都没有得到重用,倒背了好几次黑锅,最后还是刘禅手下的人提醒,死的这个是你以前的救命恩人哟.....然后才拿到一个封号,还挺讽刺的,顺平候.......人家是武将呀》。。。。顺平候......才感觉那么怪异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19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8 18:15

TOP

0
所谓反差,也就是作者有目的的美化了一切人,三国志近似于史记类比较客观,而三国演义是以刘备为正,其它次之。当然刘备手下的诸葛亮,关张两位也充满了正能量了,好多的夸大其词的。诸葛亮是不错,确很难像三国演义里说的神乎其神了,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失街亭,错用马谡,当时刘备在白帝诚托孤时就对诸葛亮说了,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可诸葛亮就喜欢他,结果才有了街亭之败。可见诸葛亮是看人不准的,周瑜在三国志中是一个胸怀宽广的军事家,可惜病死了。至于三气周瑜等完全是为了烘托诸葛亮杜撰的,赵云在三国志中没有三国演义中英勇,而充其量也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将军而已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表情 金币 +13 认真回复,奖励! 2014-11-19 09:35

TOP

0
关于如果不看春秋而明大义的话,那他看什么书三十六计还是鬼谷子什么的,总不能是看论语吧。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14 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