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古代笑话大合集

0

古代笑话大合集

明年同岁

杂货商新添了一个女儿。一天,朋友来给他的小千金说媒,讲明对方只比女孩大一岁。
商人与妻子私下商量这门亲事,他说:“女儿刚满周岁,而那男孩已经两岁了,比女儿大了一倍。等到女儿二十岁出嫁时,他该有四十岁了。我们怎能忍心让闺女嫁给这么一个老头子呢?”
他的妻子笑了笑说:“你真够笨的!现在我们的女儿一岁,明年她不就同那个男孩同岁了吗?”




靠谁养活

一个五十岁的老人有一个三十岁的儿子。这个儿子非常懒惰,从不干事,衣食全靠父亲供给。
那老人为儿子的事忧心忡忡,便带着儿子一同去算命。父子俩都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话:父亲可以活到八十岁,儿子也有六十二岁的寿命。
儿子知道了父亲和自己的寿数 后,非常犯愁。父亲便安慰儿子说:
“别难过!你才三十岁,还有三十二年的好日子过呢!”
儿子回答说:“我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寿命,而是你的寿命叫我难过。”
父亲听了这话,很受感动,含着泪说:“你也不必过于伤心!我还有三十年的寿命嘛!”
儿子说:“我倒不是关心你的寿命。我仔细盘算了一下,你要比我早死两年,还有两年我靠谁养活?”



莫管它漏水

有一次,一条渡船过河时,船身突然撞上了礁石。河水不断地涌进舱里,旅客们惊慌失措。唯有一位先生没事似地坐着不动,并且讥笑众人大惊小怪。“用不着急嘛!关咱们什么事,”那人说,“莫管它漏水!船又不是咱们的。”




迷信风水

一个非常迷信风水的人,凡事都得请教风水先生,预卜凶吉祸福。
一日,他坐在一堵墙下,墙忽然倒塌,把他压在下面。他大喊救命,仆人们走来一看,说:“东家,请忍耐一下!我们得先去问问风水先生,看看今天宜不宜动土。”



借牛

某人想向一个财主借牛,于是派仆人给财主送去一封借牛的信。财主正陪着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看信。他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然后抬头对来人说:“知道了,过一会我自己去好了。

 

再喝一碗

一个老奶奶很讲究忌讳,逢年过节她总是吉利话不离口,从没说过一个“不”字。
一次大年初一,老奶奶一起床,小孙女就送来一碗甜黏粥,她高兴地喝了。
孙女问:“奶奶,再喝一碗好吗?”
老奶奶回答:“好,好。”
小孙女立刻送来第二碗黏粥,她又喝了。
小孙女问:“再来一碗?”
老奶奶想到年节不能说“不”字,于是说:“好吧,我能喝三腕。”就这样老奶奶一气喝了六碗,她的肚皮被撑得象一面大鼓。
不懂事的小孙女仍一个劲地问:“奶奶,你可愿意再喝一碗?”
老奶奶不由自主地连忙摇手说:“不,不喝了,再喝一点儿,奶奶就要胀死了啊!”


有一个读书人准备去赶考,他日夜发愁,那副怪模样弄得妻子莫名其妙。
她说:“瞧你那窝囊样,难道男人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不好受吗?”
读书人叹道:“女人生孩子比起写文章来,总还是容易些呵!”
女人又问:“为什么?”
读书人回答:“女人肚子里有孩子,总是能生下来的,而我腹中空空如也,怎么能写出文章来呢?”



草书

一位张丞相很喜欢草书,但并不下功夫练。大家都讥笑他的书法不佳,丞相倒也毫不在意。
一天,他偶然拟得一佳句,立即挥毫疾书,可谓是满纸龙蛇飞舞。写罢,他令侄儿誊写一遍。
当侄儿动手抄写时,膛目结舌,无从下笔。他只得拿着手稿去问丞相:“伯父,我不认识您写的字。请告诉我这是些什么字?”
丞相反复地看了许久,连自己也不认识,便责备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来问我?到现在我也忘记写了些什么!”

 

换靴子

某人有一双厚底靴和一双薄底靴。一天早晨,他错将一只厚底靴和一只薄底靴穿在脚上。他出门去办事走在路上只觉得一只脚高,一只脚低,非常不舒服。他诧异地说:“真奇怪,今天我的腿怎么变得一长一短了?”
路上有人提醒他说:“你是穿错靴子啦。”
他听了这话,急急忙忙回家去换靴子。可是,他到家一看,想了一想说:“甭换啦,家里的也是一厚一薄。”

 

这个字一夜就长成这么大啦!

有一个读书人教儿子认“一”字,不一会儿,那男孩就记住了。
第二天,那人擦桌子时,随手用抹布在桌面上画了一横,想考一考儿子还认不认识“一”字,那男孩一点也认不出来。
父亲说:“这就是昨天教你的‘一’字呵!”
男孩睁大眼睛,吃惊地说:“只隔了一夜,‘一’字就长成这么大啦!”



我叫你的儿子也挨冻!

宋朝(900-1279)时,有一个太尉很溺爱儿女。一天他回到家中,看见儿子没穿褂子跪在雪地上。他问明原委,知道是自己的母亲体罚有严重过失的孙子。于是他也光了脊梁,让人把自己绑上,跪在儿子旁边。
他母亲听说此事,前来问他为什么这样作贱自己?太尉回答说:
“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

 

有一个人饿极了,便到一家小吃店买饼吃。他吃完一个饼不饱,接着吃第二个饼。这样一连吃了六个饼,他还不饱。直到吃完第七个饼,他才感到满足了。可是,这时他突然懊悔起来:“唉,早知道这样,我一开始就吃第七个饼,岂不够了,何必白白吃那六个呢!?”

剪箭杆

从前,有一个士兵在一次战斗中腿部中箭,疼痛不已。长官请了一位外科医生来治他的箭伤。医生看了看说:“这个不难!”便拿出一把剪刀,将露在外边的箭杆剪掉,然后就索取手术费要走。
士兵发急地说:“剪掉箭杆子谁不会?我要你拔出射进肉里的箭头呀!”
医生摇摇头说:“外科的事我已做完,挖掉肉里的箭头那是内科的事。”


张和老候

老张和老候是要好朋友, 但二人从未见过对方的妻室
这一天, 老张办事恰好路过候家, 心想, 路经好友家门而不入,非礼也。
何况多日不见, 正有许多话儿要说。 这样想着,脚步已经挪到候家,
扣门三声。门儿吱忸一声打开半扇, 一个少妇出现在老张面前。
美,好美的妇人。瞬间, 老张搜肠刮肚,也没找出个词儿能充分描绘
他眼前这个妇人的美!
"先生,您找谁?" 这声音也好甜。
老张收收神,咽口吐沫后说:"我是老候的朋友,路过此地, 正好来拜访一下。"
"噢,原来是贵客临门。 先生您请进来坐。" 满面春风。
老张喉头内叽里咕辘道声谢谢,就被迎进庭堂内坐定。
"我是老候的内人。他出远门,再过些时候才能回来。 先生您贵姓?"
"噢,噢, 免贵姓张。"
"您姓弓长张, 还是立早章?
"噢,是弓长张。"
说话间,香喷喷的茶已端在老张面前。
"张先生,您用膳了没有?"
"噢,噢,敝人已经用过膳了。"
"张先生,您到这儿就象到自己家一样,千万不要客气。好在我这儿下酒菜常
备,炊具也很齐全。"
话儿未说完,妇人已在厨房淘米切菜。老张阻拦一番,稍叙片刻,起身告辞。

回家路上,老张心里嘀嘀咕咕。瞧瞧人家的老婆,长得漂亮,还会接人待物。
一口一个您请,还知道什麽是弓长张,什麽是立早章,多有文化。
我老婆只会说吃饭,人家老婆却知道什麽是用膳!...........
回到家里,老张一直闷闷不乐。在老婆不断的威逼和利诱下,
老张壮胆将老候老婆接待他的过程,一五一十,如此这番地全部道了出来。

" 咳! 这有什麽了不起的。 你老婆我再笨,这几句话总会说吧。
等着瞧吧,你的朋友来咱家,我也要给你争个脸。"

且说老候回家后,得知老张来过,甚觉过意不去,决定次日回访老张。
说来也巧,第二天,老张出远门,不在家。 开门的是老张老婆。
"你找谁?"
"大嫂,您好。我是老张的朋友,拜见大嫂!"
"他不在家。我是他的那个人。你进来坐吧。"
老候进了屋内,老张老婆抽身进了厨房。老候刚坐下,一壶茶
彭然出现在桌面上。
"谢谢大嫂。"
"你姓什麽,叫什麽?"
"小弟姓候。"
"是公猴,还是母猴?"
"大嫂,您真风趣。 是公猴,公猴。" 头点个不停。
"骟了没有?" 老候愕然,难道大嫂想阉割我不成?
"大嫂,大嫂,您真会开玩笑。 小弟还没有骟。"
"来到这儿就是家。就在这儿骟了吧。我这儿什麽家活都有,一会儿就完。"
话音未落,老张老婆橹胳膊挽袖,进了厨房。
未等老候想清楚怎麽回事儿,厨房里传来一阵阵磨刀声,直令老候头皮
一阵阵发麻。一分钟不到,老候便夺门而逃。
老张老婆追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把菜刀。
"还是个读书人,怎麽说跑就跑,也不打声招呼。骟不骟由你!"


小品

        地点:饭馆
        人物:  A:养猪员
                B:科长夫人
                C:餐馆人员
        [C在打扫餐馆,B上]
        B:我苦命的夫啊...
        C:怎么了?
        B:我那科长,虽然海量,可是昨天在你们这陪上级领导,还是架不住了.
          昨晚不幸逝世了.呜呜呜呜呜.....
        C:别哭,别哭,
        B:你要给我作证,你要给我出证明,因公逝世,要追认烈士
        C:好好!我去帮你找证明.
        [C下,A上]
        A:(独白)我那头猪,也正倒霉,到这餐馆吃点泔水,也能醉死.
        [见B哭,上前安慰]
        A:您怎么了?
        B:我那醉死的鬼啊...我好命苦啊...
        A:你那口也醉死了,唉!这饭馆的东西不能吃啊.我那也死了
        B:你那位也死了!你的给我作证!不是其他病,就是醉死的.
        A:当然不是其他病!我那从没有病.
        B:对对,我那位也从没有病.就是醉死的.我要让饭馆出证明.
        A:我也要让饭馆出证明.醉死的.
        B:对.我一定要让他们追认烈士
        [A疑惑]
        A:哦.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同意宰杀就行了
        B:什么??你要把你爱人宰杀了?
        A:不是!是我的猪.怎么?您爱人死了
        [B嚎啕大哭]
        B:我好命苦啊...我好命苦啊...
        A:对不起!对不起!我误会了
        [C上]
        A:同志,我的猪醉死了.你一定要赶快给我开证明.要不就臭了
        C:哎呀!只剩一张了
        B:给我
        A:给我
        B:你的猪怎么能跟我们科长争?
        A:你们科长反正已经死了,我的猪还可以给社会做贡献,迟了就臭了
        B:你......呜呜呜呜
        C:别哭,别哭,我出个主意,开在一张上吧,你们说吧
        [C开始写]
        C:兹有
        B:姓贾的真科长一名
        A:肥猪一口
        B:来你饭馆赴宴
        A:吃泔水一缸
        B:不幸因公逝世
        A:确是醉死,不是猪瘟
        B:应该追认烈士
        A:同意宰杀
        C:好了,我念一遍
        [C大声读]
        兹有姓贾的真科长一名和肥猪一口;来我饭馆赴宴,吃泔水一缸;
        不幸因公逝世,确是醉死,不是猪瘟;应该追认烈士,并同意宰杀.


我闹了一个笑话

  上星期五我闹了一个笑话。我去伦敦买了点东西。我是去买圣诞节礼物的,也
想为我大学的专业课找几本书(由此可见我是个学生)。那天我是乘早班车去伦敦
的,中午刚过不久我要买的都买好了。我不怎么喜欢呆在伦敦,太嘈杂,交通也太
挤,此外那晚上我已经作好了安排,于是我便打乘出租汽车去滑铁卢车站。说实在
的,我本来坐不起出租车,只是那天我想赶3:30的火车回去。不巧碰上交通堵
塞,等我到火车站时,那趟车刚开走了。我只好呆了一个小时等下趟车。我买了一
份“旗帜”晚报,漫步走进车站的小吃部。在一天的这个时候小吃部里几乎空无一
人,我要了一杯咖啡和一包饼干——巧克力饼干。我很喜欢这种饼干。空座位有的
是,我便找了一个靠窗的。我坐下来开始做报上登载的纵横填字游戏。我觉得做这
种游戏很有趣。

  过了几分钟来了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这个人除了个子很高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
地方。可以说他样子很象一个典型的城里做生意的人——穿一身暗色衣服,带一个
公文包。我没说话,继续做我的填字游戏。忽然他伸过手来,打开我那包饼干,拿
了一块在他咖啡里蘸了一下就送进嘴里。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吃惊得说
不出话来。不过我也不想大惊小怪,于是决定不予理会。我总是尽量避免惹麻烦。
我也就拿了一块饼干,再回去做我的填字游戏。

  这人拿第二块饼干时我既没抬头也没吱声。我假装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过了几
分钟我不在意地伸出手去,拿来最后一块饼干,瞥了这人一眼。他正对我怒目而视
。我有点紧张地把饼干放进嘴里,决定离开。正当我准备站起身来走的时候,那人
突然把椅子往后一推,站起来匆匆走了。我感到如释重负,准备呆两三分钟再走。
我喝完咖啡,摺好报纸站起身来。这时我突然发现就在桌上我原来放报纸的地方摆
着我的那包饼干。



关于诸葛亮职称申请报告的回函
            ΔΔ为个别单位职称评定中的歪风而作
                    
孔明先生台鉴:
    你的职称申请报告收悉。因为你是名人,所以对你的评审工作,评委们特别慎
重,经研究,我们的基本意见如下:
    众所周知,你雄才大略,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可谓是功绩赫赫,有口皆碑。
但在职称系列中,有工程技术类、财会类、经济类、政工类等等,对照此系列,你
的挂靠颇为棘手。比如,你曾设计制造过“木牛流马”,但不懂外语,难以划入工
程技术类;唯有“七擒孟获”,你竟让孟获彻底心服口服,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做到
家了,称得上是位优秀政工人员。本预给你靠入政工系列,可查来查去你却没有文
凭。奉劝老先生拨冗去参加个速成班之类,只须交上几百元的参培费,及格是不成
问题的。
    你要求评为中级职称,其中一条是有三篇论文,不知你是否在何刊物上发表过
?如果没有付梓,可将前后《出师表》和给周瑜吊孝时的祭文权作充数吧!还有连
续工龄一事,千万注意,可将卧龙岗躬耕那段时间计算在内,否则年限不够。
    关于撰写中级职称的业务总结,那可是你发挥天才的难得机会,尽可评功摆好
,谁也没时间跟你一一对证。“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长坂坡救阿
斗”均可放在你的名下。在关键问题上,谦虚等于失败。
    为使评审工作具有广泛性、严肃性,我们还要召开座谈会,听取一下各方面的
群众意见,其实这只是个形式而已。最要紧的,你要先做好刘备的工作。当初,他
求你出山送了多少礼物?如今你托他办事不妨送几个金元宝。别怕说这是行贿,正
常交往是允许的。



有三个朋友,分别是牧师.和尚及喇嘛,他们原本是一起长大的,只
是因为经历了不同的过程,所以各在不同的领域传播宗教.
这一天,三个朋友相约到湖上泛舟,同时各自谈论自己宗教的
特点,有些互别苗头的意味.谈著谈著,船也划到了湖心,喇嘛忽然
站起来说:噢!对了,我的车上有我与达赖喇嘛的照片,我去拿给两
位看!说完便跳下船,已神乎其技的蜻蜓点水方式,三步两步地走
湖面,到了停在岸边的汽车上取出照片後,又以相同的方式回到
船上.牧师在一旁看了这一幕之後,不禁对喇嘛的道行心生敬畏.
不一会儿,和尚也说道:我的车上有上次和星云法师的合照,且让我
也去拿来给二位瞧瞧!说完也跳下船,用著与喇嘛相同的方式轻轻
松松地走过湖面,到他停在岸边的企车上取出照片後,再以同样的
方式回到船上.
牧师在旁看了这一幕之後,也对和尚的功力产生景仰.他心里想著,
才几年不见这两个家伙已练就如此高的道行,同样是神职人员,自
己当然也不能给上帝没面子,於是他站起来说道:我的车上有上次
到梵蒂冈和教宗的合照,我去带来给二位看!
说完也跳下船然後噗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里,在喝了几口水之後,
他挣扎的由回船上,想想自己为什麽会那麽糗,好像有所领悟之後
开始虔诚地祷告,然後又跳下船接著还是噗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底.
他又再度挣扎回到船上,而且已有生以来最用力最虔诚的祷告,些
著又跳下船去,结果还是噗通一声整个人沉到湖底.
正当他已残余的力气努力由回船上时,隐约听到和尚与喇嘛的对话:
我们要不要告诉他那些石头的位置?



 
二十四孝

这是我以前的剪报,也许大家都看过了…
作者:傅伯宁

我的邻居老太太养了一群孝顺的儿子,昨天她过八十岁生日,我应邀去她家吃饭,不
禁叹为观止。一开饭,陈老太太就对我说:来来来,别客气,这是我大儿子躺在冰上,
求来的鲤鱼。二儿子听了有点不高兴地说:娘,人家抱著竹子哭了两个小时,才弄到
的笋子难道就不好吃了?陈老太太笑嘻嘻地说:好吃,好吃,好吃得不得了。说完指
著一碗玉米浓汤对我说:这里头加的可不是牛油。这时三媳妇哇地喊了一声,掩著脸
跑开了。陈老太太得意地说:嘿嘿,里头加了两种奶,一种是我三儿子披著鹿皮取来
的鹿奶,一种是我三媳妇自己的人奶。陈老太太看了我一眼说:我四媳妇已经很久没
有割大腿肉了,你放心的夹肉吃吧。四媳妇娇嗔了一声说:娘,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陈老太太不以为然说:百善孝为先,这有什麽好避讳的?从前我生病的时候,你丈夫
还尝我的大便有没有甜味呢。五儿子见我目瞪口呆,赶快打圆场说:吃饱了,来点水
果吧,这是我采的桑椹,保证不酸。六儿子也笑著从袖子?拿出一个橘子说:这个也
很甜。七儿子匆匆走入房中,穿著一身彩色服装,拿著一个铃鼓出来,开始载歌载舞。
陈老太太对我眨眨眼,低声说:这是馀兴节目。时间不早了,我起身向众人告辞,这
时窗外突然起风,顿时雷电交加。众儿子齐喊:娘,别怕,我们在这儿陪您了。陈老
太太捂住耳朵大骂:天呀,你们的声音比雷还大。众儿子显得很不好意思。回家以後,
我儿子对我说:老爸,明天买一辆机车给我好不好?星期日我想带我马子去兜风。我
听了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傻儿子

  从前,有一个秀才,他有一个傻儿子。
有一天,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决定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意教给他
几句话:“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如果他问你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蹋的了’;
     如果他问你咱家钱怎么这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如果他问你怎么如此聪明,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儿子去招待客人。客人问:“你的父亲呢?”儿子答道:“让我砍了卖了!”
客人很惊讶,接着问你母亲呢?”儿子回答:“兵荒马乱糟蹋了!”
客人又问:“你们家门前的牛粪这么多呀?”儿子骄傲地说:“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客人生气地问:“你怎么这么说!”
儿子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贵庚?年高?

从前,有一个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被
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骂了一通,又罚跪三更才准许睡觉。第二天,他越想越想不通,
不知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便到街上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他赶忙回答:“没有跪多久,只跪到三更。”
算命先生道:“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你年高几何?”他说:“我还敢偷吃几盒?我
只吃了一盒。”

 

急性子

    冯道与和凝,是五代时的两个大官。前者性子慢,后者正相反。
         一天,和凝见冯道买了一双新靴,便问:“花了多少钱?”
         冯道慢慢抬起一只脚:“九百文。
         和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回头便骂仆人:“你替我买的那双靴,为什么
     要一千八?”
         和凝越说越气,却见冯道又慢慢抬起另一只脚,慢条斯理地说:“别急嘛
     ,这只也是九百文。”

 

惯例

    一位太守刚到任,百姓们一连天演戏庆贺,并且有人带头呼喊:“全州百
     姓齐庆贺,灾星去了福星来!”
         太守一听把前任太守骂作灾星,却把自己当成福星,高兴极了。忙问:“
     这两名词写得妙,是那位高手写的?”
         百姓答道:“这是历年传下来的惯例,新太守上任都得这么喊。等太爷您
     卸任,新太守上任时,我们还是这么喊的!”


小气

小气的甲父亲刚过世, 想找个道士超渡亡魂. 道士索价一千元, 甲杀价成八百元
  , 道士也同意了.
於是道士诵曰:"请魂上东天啊, 上东天"
甲奇道:"为何不是上西天?"
道士说:"一千元上西天, 八百元只能到东天!"
甲无奈, 只好同意付一千元. 道士便改口:"请魂上西天啊, 上西天"
这时棺材□传来甲父亲的骂声:"你这不孝子, 为了区区两百块, 害我跑来跑去

 

怕老婆

从前有位老君主要选宰相!
而资格须有才能,勇敢!最重要是能不怕老婆!
结果当国王说:怕老婆者站右边,不怕者站左边!
结果大多人马上往右边跑,只剩一位外观勇敢的大将军站左边!
国王非常高兴的问他原因..............他说:
我老婆说:不准我到人多的地方挤..........

  
请客

旧时年关,有人在家设宴招待帮助过他的人,一共请了四位客人。
时近中午,还有一人未到。于是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听到这话,其中一位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了?”,
于是起身告辞而去。其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说:“不该走的又走
了”,另一位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告辞
而去。主人见因自己言语不慎,把客人气走了,十分懊悔。妻子
也埋怨他不会说话,于是辩解道:“我说的不是他们”。最后一位客人
一听这话,心想“不是他们!   那只有是我了!”,于是叹了口气,也
走了。

纪晓岚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
遂说:
        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纪晓岚 2

话说纪晓岚有天无聊, 和一帮朋友在街上闲逛, 闲极无事, 纪晓岚
对朋友说," 看见那店里的老板娘没有, 我能一句话让她笑, 还能再
一句话让她闹!", 朋友不信, 于是双方以一桌酒席为注.
  只见纪晓岚整理好衣衫, 走到店门口, 恭恭敬敬地对着看店狗行了
一个礼, 叫道"爹!"; 老板娘开始一愣, 接着就捂着嘴笑起来.
  哪知纪晓岚紧接着走进店, 对老板娘也行了一个礼, 说道"娘!".
  ......
  于是纪晓岚就赢了一桌酒席.

掌鞋

     一皮匠生平只用皮底一双,凡替人掌鞋,出门必落,
辄尾其后,拾取以为本钱。一日,尾之不获,泣曰“本钱
断送矣”,乃归,见底已落户内。

岂有此理

一书生的老婆很不会接人待物,书生让她跟他学着点。一天有一位
客人来访,就听书生问到:
“先生贵姓?”
“姓张“
“是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弓长张“
第二天,书生不在家,碰巧又有客人来访,书生的老婆出来接待。
书生的老婆想起昨天的事,就问:
”先生贵姓?”
”姓李“
”是弓长李还是立早李?“
”岂有此李〔理〕!!“

好静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匠之间,朝夕恬耳,苦之,
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愿作东款谢”一日,二匠忽并
至曰:“我等且迁矣,足下素许作东,特来叩领”,问其期日,
曰“只在明日”其人大喜,遂盛款之,酒后问曰“汝而二家迁
往何处?”,二匠曰“我迁在他屋里,他迁在我屋里”

书生与农夫

   话说有两个落第秀才结伴归乡。这日来到一城外,看到参差不平的城墙,
一时诗兴大发,其中一个吟道:
        “远看城墙锯锯齿,
另一个亦不示弱,遥头接上:
        “近看城墙齿齿锯。”
        “唉,以我们这样的文才竟然没有考上,考官们是都瞎了眼了!”
    想想别人衣锦还乡,而自己却一无所获,二秀才抱头痛哭。
    是时,恰逢一个农夫赶着马车从旁经过,看到二书生痛哭流涕,很是不解,
遂扣问原由,二书生将自己的经历哭诉一通,又将刚刚处景而赋作的妙句陈说
一遍,颇为不服地说,“象我们这等天才居然落第,这世道可还有公理在!”
    话音刚落,农夫亦蹲地而哭,二书生以为农夫亦同情其遭遇,遂很礼貌地
上前劝说,农夫边哭边说:“这世道真是不公平啊,我的地贫得无法种庄稼,
可我眼看着你们两个人一肚子的shit我没法掏!”

送礼

甲乙两个吝啬鬼交了朋友. 这天是甲的生日, 乙拿了一个鸡蛋, 去给甲祝寿, 说:
"老兄生日, 送上一只肥鸡, 只是嫩了点." 甲没说什么, 就收下了.
不久, 乙过生日, 甲砍了几根新竹子, 扛来给乙祝寿说:"贤弟寿辰, 送上十斤
鲜笋, 只是老了点."




明朝翰林陈全一向幽默,有一次他误入禁宫为中贵所获,陈全说:"小人陈全,
一时疏忽误入禁宫,请公公开恩."
中贵曰:"我久闻你擅长说笑话,今天你且说一字,若能令我发笑,则放你,否则
斩."
陈全想了想说:"屁."
中贵问:"怎麽讲?"
陈全回答:"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
中贵大笑不止,遂释之.

邮差

   一天,两个邮差在中午休息时相约去路边摊吃饭,
   刚坐下来不久在他们座位的左前方爬来一只蜗牛,
   其中一个邮差很生气的用脚把那只蜗牛踩死了,同
   伴问他:『那只蜗牛惹到你了吗?』他说:『就是
   啊!没见过这麽烦人的蜗牛,它已经跟了我一个早
  上了。』

年纪学问笑话

从前, 有一个老秀才, 他老来得子, 很高兴, 把他的儿子取名为"年纪",
一年後, 他的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 他就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取名为"学问"
, 又过了一年, 他又有了一个儿子, 他觉得这像是一个笑话, 於是把他
的第三个儿子取名为"笑话"......
十几年之後, 有一天老秀才叫他的三个儿子上山去砍柴,当他的儿子们回
到家时, 老秀才就问他的老婆说:"儿子们,砍的怎样?"...她回答说...
" 年纪有一大把, 学问一点也没有, 笑话倒有一箩筐"..........


如何使不得
    相传古时有一位土财主,非常吝啬,为其母祝寿,又舍不得花钱请人写寿联,硬要帐房
先生将一副春联改动一下,上联改成了:天增岁月妈增寿为了对仗工整,下联改成了春满乾
坤爹满门帐房先生看了,惊得忙说:“这下联使不得!下联使不得!”土财主训斥道:“你
懂个屁!爹妈相对,如何使不得?”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 生了两个儿子,於是将大儿子取名:[成事], 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 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的写三百个字,小的写两百个字.老秀才快要回来时,妻子去查看情形, 大儿子少写了五十字,小儿子多写了五十字. 过不久,老秀才回家问妻子,儿子们的功课做的如何?妻子回答说: "写是都写了,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非常不敢说

五代时冯瀛王门客讲《道德经》首章,有“道可道,非常道”。门客见“道”字是
冯名,乃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宋)无名氏撰《籍川笑林》



⊙以姓名谑

石中立参政滑稽,有上官泌郎中劝以慎口,对曰:“下官口干上官鼻何事?”

——(明)潘埙辑《楮记室》



⊙金眼睛

党进命画工写真,写成大怒,责画工曰:“前日见你画大虫,尚用金箔帖眼,偏我
消不得一双金眼睛乎?”

——(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秃 字

包山寺(在苏州太湖)僧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秀才嘲之曰:“秃驴的秃字如何
写?”僧应声答曰:“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弯弯掉转就是。”

——(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韩信主考

宋壬戌科,秦桧之子熹,侄昌时、昌龄,一榜登第。时人愤恨,追问今岁知贡举为
谁。一士答曰:“是韩信。”人争辩其非。士笑曰:“若非韩信主考,如何乃取三
秦?”

——(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产 喻
一士屡科不利,其妻素患难产,谓夫曰:“中这一节,与生产一般艰难。”士曰:
“你是有在肚里,我却无在肚里。”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名读书

车胤囊荧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
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
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豆 腐

一人留客饭,只豆腐一味,自言:“豆腐是我性命,觉他味不及也。”异日至客家
,客记其食性所好,乃以鱼肉中各和豆腐。其人只择鱼肉大啖,客问曰:“汝曰‘
豆腐是性命’,今日如何不吃?”答曰:“见了鱼肉,性命都不要了。”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卖 糕

有叫卖糕者,声甚哑,人问其故,曰:“我饿耳。”又问:“既饿,何不食糕?”
曰:“是馊的。”(两曰皆低声而说)

——(明)浮白主人辑《笑林》



⊙厨 师

有厨子在家切肉,匿一快于怀中。妻见之,骂曰:“这是自家的肉,为何如此?”
答曰:“啊,我忘了。”

——(明)冯梦龙辑《笑府》



⊙新官赴任

新官赴任,问吏胥曰:“做官事体当如何?”吏曰:“一年要清,二年半清,三年
便混。”官叹曰:“教我如何熬得到三年!”

——(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二》



⊙知母贝母

人有初开药肆者,一日他出,令其子守铺。遇客买牛膝并鸡爪黄莲,子愚不识药,
遍索笥中无所有,乃割己耕牛一足,斫二鸡脚售之。父归问卖何药,询知前事,大
笑发叹曰:“客若要知母贝母时,岂不连汝母亲也抬去了!”

——(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三》



⊙较 岁

一人新育女,有以二岁儿来作媒者,其人怒曰:“我女一岁,汝儿二岁;若吾女十
岁,汝儿二十岁矣。安得许此老婿?”妻闻之曰:“汝误矣,吾女今年一岁,明年
便与彼儿同庚,如何不许?”

——(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八》



⊙仙女下嫁

董永行孝,玉帝命一仙女嫁之,众仙送行,皆嘱咐曰“此去下方,若再有行孝者,
千万捎个信来。”

——(明)冯梦龙辑《广笑府卷十三》



⊙僧 眼

僧与人弈,因夺角,不能成眼,甚躁,头痒,乃手摸其顶而沉吟曰:“这里有得一
个眼便好。”

——(明)醉月子辑《精选雅笑》



⊙好 酒

父子扛酒一坛,因路滑打碎,其父大怒。其子伏地大饮,抬头向父曰:“难道你还
要等菜吗?”

——(清)陈皋谟辑《笑倒》



⊙七月儿

有怀孕七月即产一婴儿者,其夫恐养不大,遇人即问。一日,与友谈及此事,友曰
:“这个无妨,我家祖亦是七个月出世的。”其人错愕问曰:“若是这等说,令祖
后来毕竟养得大否?”

——(清)游戏主人辑《笑林广记卷五》



『晒书』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东坡谓晨饮为“浇书”。
〖编者按〗美国人必皆饱学之士,夏日海滩为证也。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雪诗』

唐人有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
上肿。”

陆诗伯《雪》诗云∶“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长价。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又
云∶“玉皇大帝卖私盐,一个苏州拖面煎。”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竹诗』

王祈有竹诗两句,最为得意,为东坡诵之,曰∶“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苏
笑曰∶“好则好矣,只是十条竹竿共一片叶也。”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鸣鹅』

会稽有姥,养一鹅,善鸣。右军〔王羲之〕求市不得,遂携亲友就观。姥闻羲之至
,烹鹅以待。右军叹惜弥日。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刘伶』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
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吝啬』

沈峻欲赠张温。入内检视良久,出语温曰∶“欲择一端布送卿,而无粗者。”竟不
送。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偷诗』

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而登第者。衡后亦登第,见其人,问曰∶“‘一一鹤声飞
上天’在否?”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衡曰∶“犹可恕也!”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放生』

北使李谐至梁。武帝与之游历,偶至放生处。帝曰∶“彼国亦放生否?”谐曰∶“
不取,亦不放。”帝惭之。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伊籍』

先主〔刘备〕以伊籍使吴。孙权闻其才辩,欲逆折以辞。籍适入拜,权曰∶“劳事
无道之君乎?”对曰∶“一拜一起,未足为劳。”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东方朔』

武帝时,有献不死之酒者,东方朔窃饮之。帝怒,欲杀朔。朔曰∶“臣所饮,不死
之酒也。杀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验。”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



『苏轼《洗儿诗》』

东坡频年谪居,尝作 《洗儿诗》,曰∶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选自〔明〕冯梦龙《古今笑》(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



不洗脚

南北朝时梁朝将领阴子春,常常几年不洗脚。
他还满有道理:“洗辄失财败事。”他的夫
人憎恶极了。有一回实在忍不住,“劝令一
洗”。偏偏不久他在梁州之役中吃了败仗,
谓“洗脚所致。”大恨妇,遂终生不洗。

章迪摘自[读者文摘94.4]



和尚煮虾

有个和尚偷偷地买来虾子煮了吃。他看见虾
在锅里乱跳,于是连忙双手合十,低声对虾
说:“阿弥陀佛,忍耐些忍耐些,一会儿焙
熟了,就不痛了。”

章迪摘自[读者文摘94.4]



刘大请客

刘大不善说话,常得罪人。他五十岁生日那天,特地邀请了张三、李四、王五和赵
六聚会。

快开饭了,赵六还没到。刘大懊恼地说:『该来的不来。』张三听了,心想:我可

是不该来的,于是就走了。

刘大一看张三走了,着急的说:『哎,不该走的又走了。』李四听了这话,很不是
滋味,心想:看来我是该走的。于是,也立即走了。

刘大见李四也走了,摇了摇头对王五说:『我又不是讲他。』王五想:你不是讲他
,那一定是讲我了。于是也起身走了。

刘大呆呆地望着一桌酒菜,心里纳闷:『我说什么了,怎么都走了?』



陛下就是我佛

唐朝皇帝姓李,听说道教始祖老子也姓李,便想把道教放在佛教之上。

有个叫法静的和尚,去见皇帝说:『从古到今佛教唯大,而且佛法无边,我佛如来
灵验。今陛下以一姓之私抬高道教,恐怕天下不服!』

皇帝勃然大怒,将法静定为死罪,押监入狱,并说:『你开口佛法无边,闭口我佛
如来,我给你七天时间去念佛,临刑时看佛救不救你,灵验不灵验!』

法静入狱第一天,皇帝派人去看他是否在念如来。回报的人说法静闭目静坐,口中
念念有声,就是听不大清。以后接连去看,天天如是。

到了第七天要拉出去问斩。皇帝问法静:『你的佛念的怎么样了?』法静笑道:『
七天来我没念佛,天天在念皇帝陛下。』
皇帝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法静道:『陛下就是我佛如来,我佛如来就是陛下!


皇帝听了,顿时异常高兴:『嗯,如来就是朕,朕就是如来。好,赦你无罪!』


摘自《中国古代笑话—笑画连篇》,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张双翼



喜欢老虎

从前,有个老和尚一心想培养一个虔诚的小和尚。便抱了一个婴儿抚养,从小教他
吃斋念佛,不让他接触尘世,以免受到世俗的影响。

小和尚这年十六岁了,能背诵各种佛经,老和尚自以为培养了一个虔诚的弟子,十
分高兴。

这一天,镇上有户人家做佛事,老和尚想锻炼一下小和尚,便带着他下山到镇上去


小和尚从没下过山,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场,简直有点眼花
缭乱。忽然小和尚停住了脚步,两眼直盯盯的看着一位姑娘。

老和尚忙念到:『阿弥陀佛!』拉了一下小和尚。小和尚指着姑娘问:『这是什么
?』老和尚骗他说:『是老虎。』

回山的路上,他们看到了一只真老虎,小和尚又问:『这是什么?』老和尚说:『
是姑娘。』

回到庙里,老和尚为了试试小和尚是否真的脱了凡心,就问小和尚:『你今天下了
一次山,告诉我,你最喜欢什么?』小和尚说:『喜欢「老虎」。』

摘自《中国古代笑话—笑画连篇》,中国连环画出版社。
张双翼



屁文章

一秀才数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耸金臀,弘宣
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弗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芯馨之至。”阎王大喜
,增寿十年,即时放回阳间。十年限满,再见阎王。此秀才志气舒展,望森罗殿摇
摆而上,阎王问是何人,小鬼回曰:“就是那个做屁文章的秀才。”



父母何物

  某公任一县童子试卷监阅。卷题取四书上一句“父母在”。内有一卷,破题为
:“夫父母,何物也?”公大笑,批文其上:“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不
和生你这怪物也。”


尚书与恃郎

有尚书与恃郎共主一部,二人素不睦。某日,尚书见一匹狗窜入大堂,乃佯问恃郎
:“是狼,是狗?”恃郎洞悉尚书用心,乃徐徐答道:“夫狼与狗之区别在于尾:
上竖为狗,下垂为狼。”


死错了人   
一个人的亲家母死了,他托一秀才写一篇祭文。秀才从一本 文集中抄了一篇给他,
他一看,却是一篇祭亲家翁的文章,就对 秀才说:“错了。”秀才说:“怎么会错呢,
这篇文章是从书上 抄下来的,一字不错,是不是他家死错了人?”


玫瑰酥糖

一个人在苏州买了一包酥糖,拆开一数只有五块。他心里想怎么少 了四块,不知道什
么原因。向店家一问,才知道自己把“玫瑰酥糖”读 作了“玖块酥糖”。

 

翻来倒去

书生的母亲死了。有人送来一个奠幛,还有四张纸,上边写着四个大字:"德 配孟母",
让他自己缝上。书生翻来倒去看不懂,最后排成了"母配孟德",缝在 奠幛上。


有一个参加科举考试,发榜之日,他叫弟弟去看看
中了没有;弟弟到那儿一看,榜上有哥哥的名字.便一
直站在榜下,两眼死死盯着哥哥的大名.到天黑也不离开.
哥哥觉得奇怪,便来找他.只见他仍然仰着脸儿盯着
那个名字.哥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天下同名同姓
的人多着呢!要是我一走,别人把你的名字顶了去,那怎么 办?"


一老儒生,晚年得子,给孩子取名?年纪".第二年
又得一子,老儒生认为这孩子很像读 ,就取名为"学问".
以后,又再得一子,他自己也觉得好笑;年纪这么大了,还
连得三子,真是笑话!于是就用"笑话"来给三儿命名.
三个儿子长大后,都不怎么长进.有一次他们三个上
山砍柴,回家时,老儒生问老婆 ,哪一个砍得最,老婆答道:"
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秀才的故事

一秀才带书童赶考。途中帽子掉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第)了。
秀才忙说:不准说落地,要说及地。
书童帮秀才把帽子捡起来牢牢系在秀才头上,然后说:
这次再也不会及地了。

--------------------------------------------------------

这是纪晓岚对太监开的玩笑。
另举一例:
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
遂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到: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

歪诗

从前有个秀才号“西坡”,每每以苏轼自诩。时值大旱,太首设香案求雨,命其作诗
一首,以记此盛况。
秀才作诗曰:“太守祈雨泽,万民感恩德。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大怒,将其发配云阳。
其舅送之。豳别,秀才见舅瞎一目,于是赠诗:“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岍人齐
下泪,三行”。
至配所,官喜其诗,指夫人为题,令其吟诗。秀才曰:“环佩叮当响,夫人出后堂。
三寸小金莲,横量。”
官恼,令其自嘲。秀才乃长叹一声:“古人号东坡,我今号西坡。若将俩人比,差多”。


--------------------------------------------------------

茶棚

记得在「新笑林广记」中有这一则:

一个秀才到一间茶棚喝茶,棚里有个尼姑因为经书上一个字不认得,便去请教秀才:
「请问这位监生,这个字怎念?」
秀才一听别人喊他监生,有意炫耀一下才学,便道:「这位和尚,要知哀与衰,监生
与秀才,顶儿相同,肚里不同。」
尼姑一听他竟叫自己和尚,颇不以为然的说:「要知齐与斋,尼姑与和尚,袈裟相同,
胯下不同。」
茶棚中一个端茶的小姑娘听了不禁噗哧笑了出来,两人一齐回头道:「大嫂,您笑什
麽?」
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听他们叫自己大嫂,便很生气的说:「要知好与好,姑娘与大嫂,
全身相同,圈儿不同。」

注:1。古时监生是用钱买的,秀才是要考试的,但是帽子一样。2。我猜可能以前
在「好」上打个圈以辨明读音,原文上无标示,请知道的版友注解一下。

--------------------------------------------------------

无功受禄

记得在新笑林广记中有一则笑话∶

晋朝某皇帝得太子,赐群臣汤饼宴,有位大官起立曰:"贺陛下祠嗣之有人,愧吾等
无功而受禄。"
帝正色曰:"卿何语!此事岂可使卿等有功?"

--------------------------------------------------------

小和尚

有个小和尚,三更半夜拿根长竹竿跑到院子里,对著夜空又挥又打,闹得不可开交。
终於,惊动了老和尚。老和尚喝问道∶「三更半夜不睡觉,你在搞什麽鬼?」小和尚
诚惶诚恐鼓起勇气的回答∶「师傅,我想要天上的星星,可是,不管我怎麽努力的挥
打,始终就是打不下来……」老和尚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大笨
蛋,连这麽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真是蠢得不可原谅。站在那种地方怎麽打得到…。
你不会爬到屋顶上。」


--------------------------------------------------------

官坐堂上,众役列於两侧。忽闻一响屁,不知出自何人。官大怒,曰:公堂之
 上,竟敢乱我威严,快将该屁拿来!差役十分为难,曰:屁如一阵风,来去无
 影踪,如何拿得?官曰:岂敢徇情买放,当知何罪?快快拿来便是!差役无奈
 ,只得取来乾屎一块,面呈官曰:启禀老爷,屁已逸去,不知所向,不过倒把
 它的家属拿来了。

--------------------------------------------------------

从前,有一位老秀才,一生不曾中举.
生了两个儿子,於是将大儿子取名:[成事],
小儿子取名:[败事].他认为:"人生功名,就在成败之间尔!"
一天,老秀才出门,临走时让妻子督促小孩练习书法,规定大的
写三百个字,小的写两百个字.老秀才快要回来时,妻子去查看情形,
大儿子少写了五十字,小儿子多写了五十字.
过不久,老秀才回家问妻子,儿子们的功课做的如何?妻子回答说:
"写是都写了,但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

一天,两个邮差在中午休息时相约去路边摊吃饭,
刚坐下来不久在他们座位的左前方爬来一只蜗牛,
其中一个邮差很生气的用脚把那只蜗牛踩死了,同
伴问他:『那只蜗牛惹到你了吗?』他说:『就是
啊!没见过这麽烦人的蜗牛,它已经跟了我一个早
上了。』

--------------------------------------------------------

从前有个傻女婿。
有一天他岳父要来拜访,父亲刚好要出远门,不放心,所以就教他,
如果你岳父问你:"这些院子的牛马是怎麽照顾的,长得这麽好。"
你就说:"小小畜牲何必介意!"
如果他问你:"家中事业是谁在管理的?"
你就说:"小婿无能父亲掌管!"
如果问起墙上那幅画,就说:"这是唐伯虎名画。"
还叫他覆颂了一遍,才放心离开。
当他岳父来了,一见他就问: "你父亲呢?"
答道: "小小畜牲何必介意!!"
他岳父一听,心想不对,又问: "那我女儿呢?"
答道: "小婿无能,父亲掌管。"
他岳父一听,大为生气,便喝叱道: "你说的是啥麽话?"
他一听很高兴,很有自信的说: "这是唐伯虎名画!!"

--------------------------------------------------------

贵庚?年高?

从前,有一个人很怕老婆。有一天,他趁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一盒年糕。晚上被
老婆发现了,把他狠狠骂了一通,又罚跪三更才准许睡觉。第二天,他越想越想不通,
不知自己的命为什么这样不好,便到街上找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算命先生问:“请问贵庚多少?”他赶忙回答:“没有跪多久,只跪到三更。”
算命先生道:“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你年高几何?”他说:“我还敢偷吃几盒?我
只吃了一盒。”

--------------------------------------------------------

急性子
    冯道与和凝,是五代时的两个大官。前者性子慢,后者正相反。
         一天,和凝见冯道买了一双新靴,便问:“花了多少钱?”
         冯道慢慢抬起一只脚:“九百文。
         和凝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回头便骂仆人:“你替我买的那双靴,为什么
     要一千八?”
         和凝越说越气,却见冯道又慢慢抬起另一只脚,慢条斯理地说:“别急嘛
     ,这只也是九百文。”

--------------------------------------------------------

惯例

    一位太守刚到任,百姓们一连天演戏庆贺,并且有人带头呼喊:“全州百
     姓齐庆贺,灾星去了福星来!”
         太守一听把前任太守骂作灾星,却把自己当成福星,高兴极了。忙问:“
     这两名词写得妙,是那位高手写的?”
         百姓答道:“这是历年传下来的惯例,新太守上任都得这么喊。等太爷您
     卸任,新太守上任时,我们还是这么喊的!”

--------------------------------------------------------

小气
小气的甲父亲刚过世, 想找个道士超渡亡魂. 道士索价一千元, 甲杀价成八百元
  , 道士也同意了.
於是道士诵曰:"请魂上东天啊, 上东天"
甲奇道:"为何不是上西天?"
道士说:"一千元上西天, 八百元只能到东天!"
甲无奈, 只好同意付一千元. 道士便改口:"请魂上西天啊, 上西天"
这时棺材□传来甲父亲的骂声:"你这不孝子, 为了区区两百块, 害我跑来跑去

--------------------------------------------------------

庸医

有庸医误投药饵,致死人命。病家罚令
医家全家唱挽歌,抬棺出殡。
   医唱曰:“祖传三代做太医呵,呵咳。”
   妻唱曰:“丈夫做事连累妻呵,呵咳。”
   幼子曰:“可奈亡灵十分重呵,呵咳。”
   长子曰:”今后只捡瘦的医呵,呵咳。”

--------------------------------------------------------

怕老婆

从前有位老君主要选宰相!
而资格须有才能,勇敢!最重要是能不怕老婆!
结果当国王说:怕老婆者站右边,不怕者站左边!
结果大多人马上往右边跑,只剩一位外观勇敢的大将军站左边!
国王非常高兴的问他原因..............他说:
我老婆说:不准我到人多的地方挤..........

--------------------------------------------------------







大家觉得好的话,给个红心

TOP

0
精彩,有好多写得都不错,楼主,我给你一个红心!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8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