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辉煌走向没落 CRT电视变迁的51年回顾[6P]

0

从辉煌走向没落 CRT电视变迁的51年回顾[6P]

【产品名称】电视机(从小黑白机开始)
【产品信息】从小黑白机到液晶电视的发展历程
【价格信息】51年的价格波动,无法同一而算

【地理信息】中国
【个人评价】这篇文章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主要是想起了自己家里那一台小黑白。如果没有了那台小黑白的存在,恐怕我就玩不上经典的红白机了。随后而来的就是20寸的圆角彩电,看着超爽,当然这是当时的感觉,因为终于带色儿了。再随后就是过了很多年,到了那电视经常出现黑屏的年头的时候,终于换了一个大的:31寸的。感觉又是超爽,原因是终于可以看比较大的彩色电视了。而后过了没两年,自己买了一个37寸的液晶,然而却没啥感觉啊。挺怀念小时候的黑白机啊,可以打小霸王。


我国电视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晶体管到大平板的发展足迹。电视种类越来越多,屏幕越做越薄,尺寸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强。而曾经是奢侈品的CRT电视,在我国已走过了51年历程,让我们一起回顾它所走过的每个历程吧。
电视从无到有(1958年至上世纪70年代)
直到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虽然电视机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电视的传播模式,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家电业协会秘书长陆刃波说。

1958年第一台电视机(北京)诞生
这台参照苏联1956年最新式普及型电视机设计,被誉为“华夏第一屏”的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如今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在1958年3月17日,她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在电视机里播报节目:第一个是女声二重唱,最后一个是动画片《小猫钓鱼》……
随后,上海广播器材厂也相继研制出电视机,但由于当时上海市未形成电视工业配套体系,每台电视机成本高达1500元以上,虽然国家采取补贴扶持政策,把零售价定为800元,但一般家庭仍然买不起,因而上海的电视机生产一直未形成批量规模。
从黑白到彩色(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我国彩电业生产的序幕。不过,70年代我国彩电业发展缓慢,彩色显像管等主要部件仍需从国外进口,再加上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我国彩电业在生产规模、产量、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上都逐渐落后于日本,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金星彩电
1978年,国家批准从国外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架设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并于1982年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彩电业的生产摆脱了自行摸索的阶段,搭上了承载先进技术的快速列车。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视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年代,第一台彩电走上市场:花是红的,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很多现实的场面都可以得到真实的还原。从黑白到彩色的飞跃,仍是至今彩电业最重要的一笔。那时候,人们不惜动用所有的关系,就为了买到一台彩电,最好放到新房里———特有面子。随之而来的也不止这些,国产彩电越来越多,进口彩电也开始进入,彩电可以看的节目也渐渐多了起来。
国产电视掌握CRT电视的主动权(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虽然国产彩电在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空前发展,但国内企业引进的生产线在技术上仍然比较落后,其所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在技术、品种、功能、质量、价格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进口彩电相比。在大量进口彩电的冲击下,国产电视的市场地位与日俱下,不仅抓不住新增市场机会,连已有的市场份额也被外资品牌抢夺。在这一轮抢滩战役中,外资品牌拿下了近八成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松下东芝日立等日本品牌占据绝对优胜地位。

长虹CRT电视
为了冲破外资品牌充斥中国彩电市场的局面,1989年8月,长虹率先挑起了价格战,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50天后,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彩电降价政策。从此,国产彩电摆脱了计划经济的阴影,由市场掌舵,企业首次取得了产品营销的主动权。此外,低价优势使国产品牌抢回了失去的市场,并使彩电在中国迅速普及。不久,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接近100%,农村的彩电拥有量也已经达到了32.5%。
进入90年代中期,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实力较弱的彩电生产厂商相继转产或被淘汰。而长虹、康佳、TCL、创维等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意识强的彩电企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骨干企业。国产品牌技术上的飞跃和低价优势使得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1996年,国产彩电销售额首次超过进口彩电。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之比逐渐由以前的2∶8变成了8∶2。
在CRT电视的成长期,国产品牌在技术上的劣势暴露无遗。不过,国产品牌认清了当前的形式,扬长避短的与外资品牌打起价格战。这一低价战术使CRT电视走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不仅帮国产品牌赢回了市场份额,也使百姓得到了更大的实惠。与此同时,激烈的价格战淘汰了市场中实力较弱的品牌,使存活下来的品牌树立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可以说,在成长期,CRT电视完成了普及任务,并使我国的CRT产业提前进入成熟期。

开启纯平电视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1997年下半年,纯平彩电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不仅在外观上有了改善,而且画面也更清晰了。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显像管都是平的,画面平滑得像一幅纺织细腻的丝绸,图像对比度、层次感明显增强,令人赏心悦目。
不过,物以稀为贵,当时为数不多的纯平彩电大都是日本货和韩国货。同时,比普通彩电平均高出两三千元的高价使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纯平一度被束之高阁。

康佳纯平CRT彩电
进入1998年后,许多国产品牌好像是一夜冒了出来,康佳、TCL、乐华、海信、创维、华强、厦华、金星、西湖(数源)等都把自己的纯平彩电搬上了柜台。随之而来的是,纯平彩电很快地沦为降价主力军,一轮轮的降价风暴不断上演。短短两年内,西湖等品牌74厘米纯平彩电价格从近7000元降到了2500元左右,降幅达64.3%。康佳彩电的各型号纯平彩电一年间降幅为300元~2500元不等。于是,纯平彩电的销售比例以1年增1倍的速度在增长,纯平时代真正到来。
CRT电视最辉煌时刻(2000年至2003年)
到2000年时候,中国城市基本实现每家一台彩电,在农村,彩电也开始进入家庭。CRT电视由此走入鼎盛期。索尼在CRT领域毫无疑问是一个王者,凭借其贵翔引擎以及DRC精细扫描技术,完全可以雄霸一方。2000年同样是索尼CRT电视销售的高峰期,一年可生产2000万部以上。

索尼贵翔系列CRT电视
到了2001年,大尺寸CRT电视开始普及,价格的普遍下滑导致很多家庭中都用上了34英寸的大尺寸电视。尤其是国产品牌在这场低价CRT战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进口品牌例如索尼贵翔、松下画王等上游高端产品则将技术更加的成熟化,追求极致的画质体验,同时售价也相对较高。
2002年是CRT电视概念炒作的一年,CRT电视分为纯平、超平、锐平等,让很多消费者一头雾水。和现在的平板市场状态相同,国产电视和进口电视之间的区别仍然十分明显,国产炒概念,进口炒技术,这就是一种有实力和没实力之间的竞争。例如超平彩电与纯平彩电的最主要区别就是采用显像管有所区别。
CRT电视走向没落 中国进入平板时代(2003年至现在)
2003年销售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大城市市场,平板电视开始逐渐显示出销量超越传统CRT(模拟)彩电的消费趋势。随着当时国外彩电上游工厂面板生产线的整合及国内彩电企业自主成功研发液晶电视的双推动,中国平板消费基础也正逐步崛起。
2004年9月7日,苏宁在北京举行首届平板电视发展趋势论坛,提出3-5年内平板电视必将全面取代当初的CRT电视。直到2005年,第六代液晶电视一上市便卷入中外品牌价格大跳水的漩涡,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2005年,俨然成为平板电视逐步取代CRT电视过程中最明显的一个转折年。

液晶电视
2007年,随着价格的进一步降低,液晶电视的销量不到总体比重的20%,而CRT电视的销量跌破80%。2008年全国电视销售数据显示,国内市场CRT电视市场持续衰减,平板电视市场则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国内CRT电视市场销量下跌30%,液晶电视市场增长80%。CRT电视与平板电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9年,中国彩电市场总体上处于震荡调整中,CRT彩电在快速衰退。根据奥维咨询和中国电子视像协会的统计和评估,今年一季度国内CRT彩电产量为613万台,同比减少43%,全年的衰退速度将超过25%。与此同时,液晶电视由于价格持续下降和消费认知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对传统CRT彩电的替代效应将会更加明显。目前,在国美、苏宁等大卖场,已难觅CRT电视踪迹。而且,在CRT电视上游企业赛格三星传出CRT生产线全面停产后,国内彩电企业创维表示,将于一年内率先退出CRT市场。
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技术的CRT电视经过百年发展,终未逃过技术升级的残酷现实。在日韩企业逐步宣布退出CRT市场后,创维成为首个喊出“停产CRT”的中国彩电企业。曾经在中国市场取得辉煌的CRT难道真的已“日落西山”,要以这种“被抛弃”的方式告别?(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
(本文来源:网易数码 )

[ 本帖最后由 loveyou1984 于 2009-10-16 14:39 编辑 ]

TOP

0
科普知识丰富了,大体可以看到彩电的进展,感慨科技的发展,可惜没有我们自主创新的技术

TOP

0
科普知识丰富了,大体可以看到彩电的进展,感慨科技的发展,可惜没有我们自主创新的技术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羽魂2009 金币 -28 复制回复--请自重! 2009-10-16 10:28

TOP

0
技术总是这个样子,不过曾经创造过多么辉煌成就,但终究会被新技术所取代,社会进步了,这是一种必然。

TOP

0
我还是比较喜欢crt,因为感觉质量更可靠,不少液晶有衰减,不爽

TOP

0
正常的很啊
现在用胶卷相机的还有人吗?
估计就算有也不多了。现在用录像带的摄像机还有人用吗?估计也不多了
发展太快了啊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13 04:42